郭台铭首先忧虑的是红火的代工时代已成为过去时,今后单一依靠代工,已经不能支撑鸿海的发展了;其次面对激烈竞争的鸿海,依旧处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条的末端,依靠自身的力量,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延伸,并不是很容易。如何能让鸿海快速升级转型,这是他感到最紧迫忧虑的。
为了让鸿海科技能更快一些跻身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高端,郭台铭紧盯全球制造业领域,不放过任何机会。继2016年2月,用35亿美元收购夏普(Sharp)后,郭台铭准备了270亿美元的厚礼,用以迎娶深陷危机的日本东芝旗下的芯片业务。在郭台铭看来,并购行业巨头,尤其是在某一技术领域独占鳌头的,不啻为企业快速转型的一条捷径。
恋上东芝
鸿海科技东芝这段恋情,有可能修成正果,毕竟鸿海科技愿意娶,而东芝方面愿意嫁,东芝唯一重要诉求是想找一个出手阔绰的“夫家”,以解燃眉之急。
近来,东芝内部因投资战略问题导致财务危机,出售旗下芯片业务实属无奈。东芝2016年财报显示,旗下西屋公司等两家公司,合计亏损约合人民币624亿元,刷新了日本国内制造企业的最大亏损记录。
不到万不得已,东芝的闪存业务绝对是非卖品。
事实上,NAND型闪存业务是东芝的“看家宝”之一。目前,东芝在NAND型闪存业务上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,且与当前位居第三的美国西部数据公司具有深度合作关系,双方共同进行开发生产。在上一财年5.67万亿日元营收中,约25%来自芯片业务,且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利润。这也是吸引鸿海科技愿斥重金购买的原因。
东芝出售NAND型闪存业务的消息一经曝出,多家电子巨头迅速向东芝抛出橄榄枝,包括SK海力士、博通公司和私募机构银湖资本等,当然还有鸿海科技。
面对这样一个良机,郭台铭自然不想轻易失去。据悉,东芝的芯片业务板块合理估值在1.5万~2万亿日元之间。但鸿海祭出了一个让竞争对手们望而生畏的出价。
事实上,鸿海科技给出的报价,竟超出估值的50%,当然也超过了当前所有意向企业的最高报价,对极度缺资金的东芝来说,具有极强的诱惑力。
对东芝,郭台铭志在必得。为了促成这一次收购,郭台铭打造了一支豪华的“国际战队”。2017年6月12日,郭台铭对外表示,在鸿海科技牵头的对东芝芯片业务的收购财团中,包括了苹果、戴尔和金士顿,同时亚马逊也接近加入收购财团,另外鸿海正在与谷歌、微软和思科进行磋商。
面对众多的抢婚者,郭台铭已做好了各种预案。虽然鸿海科技这一次还能吓跑竞争对手,但还可能有日本政府干预导致收购最终搁浅的风险。此前,日本有媒体报道称,出于国家安全因素考虑,日本政府可能对最终的买家进行审查。甚至有分析人士称,此举对美国竞购者最为有利。
为了减轻日本政府的担忧,郭台铭可谓煞费苦心,说服苹果加入其中,并愿意出让大约20%的股份,以保证该业务仍在美日两国政府控制之下。郭台铭深知东芝和日本相关部门的想法,随即向有关部门示好。“我们有夏普经验,如果把东芝交给我们,作为东芝的用户、伙伴,我们会协助他们经营,注入资金以及很多元素,让他们产品卖到全球各地,甚至我们会邀请他们来中国盖厂,他们可以把核心技术留在日本。”郭台铭对外表示。
被迫转型
纠缠了几年的“鸿夏恋”终于结果。2016年3月30日下午,富士康科技集团与夏普株式会社共同宣布,开展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结盟。
鸿海科技的成绩有目共睹,但近来似乎越来越被动。头戴中国制造的明星光环,以代工者身份崛起的鸿海科技,终于没能抵住人工等成本上升的压力。
如今,鸿海科技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:内地劳动力成本在快速提高。作为代工老大哥,鸿海科技曾借助人工成本低的红利,获得了不小成功,不过,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,代工者的日子,自然变得难以为继。从南部深圳,到北部郑州,鸿海科技雇用了超过100万名工人。随着整体工资成本上升,包括苹果、索尼和微软等巨头,开始把一些订单,转给鸿海科技的对手们。
代工危机逐渐呈现出来了。近年来,鸿海科技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都在放缓。
2017年1月11日,鸿海科技对外宣布,自1991年上市以来,年度营收首次下滑。数据显示,富士康2016年收入为新台币4.356万亿元,同比下滑2.81%。“2016年增长乏力,以致出现上市19年以来首度负增长,比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冲击时,显得更加的难堪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。
苹果销量和业绩下滑被看做是富士康销售下滑的主要因素,作为苹果的主要供应商,富士康50%以上的收入来自苹果相关业务。
苹果虽依旧是全球最赚钱的企业,但手机出货整体增长乏力,尤其核心重镇大中华区开始明显萎缩。2017年,即便苹果iPhone8大卖,想再持续创造过往神奇,几乎不可能了。手机业已高度成熟,且鸿海科技的苹果订单正持续被分流。
导致富士康业绩下滑的还有对夏普的收购,收购、整合夏普需占用大量资金。虽然富士康近年来也在尝试业务创新,但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一项业务能够代替富士康身上“代工厂”的标签。
代工行业的没落和业绩的下滑,最终促使了鸿海科技的转型。
如今,辉煌的代工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。
代工行业利润率较低,已经不足以再带动收入增长。虽然鸿海科技顶着最大代工企业的头衔。但是,鸿海科技早已认识到富士康过去成于苹果,未来也可能败于苹果。对于这一点郭台铭心里很清楚,所以最近10多年来一直谋求从代工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型。
早在2014年,鸿海就开始试着转型。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参股其他品牌开拓自家新业务。近几年来动作不断,推出自主品牌电视,进入3C数码零售,暗推诺基亚,收购夏普等,都在试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和服务。
然而,要想甩掉多年来贴在身上的“代工”帽子谈何容易,其转型计划屡屡受挫。鸿海科技寄予厚望的赛博数码广场项目,早已大规模关店,万马奔腾渠道商店,根本没有真正奔腾起来。
虽然鸿海科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试图从单一的制造业企业,向研发和制造兼有的复合型企业转变,但是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。富士康骨子里的“基因”就是善于制造,却弱于品牌。了解产品,并不真正了解用户的心声。
鸿海科技要靠自主品牌业务赢得市场认可,必须要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。虽然探索转型时走一些弯路必不可少,但一味地折腾也不是办法,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只会拖累原有的业务。
鸿海科技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朝着同一个目标——自主品牌。从自主研发平板电脑,到自主研发手表,再到推出廉价的智能手机,鸿海科技一直努力给世人展示一个“自主”的形象。然而一直以来,消费者却迟迟不见富士康“品牌”的踪影。
新的转型路线图
第一阶段鸿海科技的转型,并没有成功摆脱代工企业的身份,同时也没有让鸿海科技向产业链高端前进多少。有分析认为,鸿海科技在能力、技术上的不足,导致研发出现困难。并且,鸿海科技过于依赖合作伙伴,“自主”并非真正的自主。
如何打开局面,彻底摆脱“代工”阴影,重塑鸿海科技的社会品牌形象,还需要郭台铭重新思索。
郭台铭的野心并不只是代工,依托代工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,争取更多的话语权,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才是鸿海科技的目的。收购夏普、东芝等高科技巨头,是因为在这些巨头手中,掌握着最尖端的技术和人才。
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,已经成了鸿海科技升级转型的路线图。若鸿海科技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蝶变,超越国际巨头们,简直是难以上青天,除非对手犯下战略性错误。
郭台铭新的思路是利用资本的力量。若找到合适的机会,通过收购一个技术领先的企业,来获得技术人才和领先技术,从而顺利跻身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,不啻为一个捷径。
竞购夏普就是这样的考虑。让业绩长期亏损的夏普带来收益,不如其在液晶屏的专利技术积累来得更诱人。如今夏普已经褪去日本企业的外衣,加入郭台铭掌印的台湾鸿海大家庭。
但这场“婚嫁”却经历了4年磨合,同时也让60多岁的郭台铭抛却天伦之乐而走上创业的“第二春”。
“迎娶”夏普
鸿海科技看上夏普,可以追溯到多年前。早在2012年3月,鸿海科技就与夏普签订合作契约,不过因为日本政府插手等种种原因,进展缓慢。2015年4月,鸿海科技再次向夏普发出收购要约,先是日本政府因对技术与专利外流的担心加以干涉,后又受夏普“数千亿日元”的不确定债务困扰。
之后则一度流出收购生变的传言。直到2016年8月,鸿海科技向夏普出资约38亿美元获得其66%股权,正式成为郭台铭麾下的子公司,这笔几经周折的交易案才总算是尘埃落定。
为了掌握上游话语权,鸿海科技几年前就成立了“眼球计划”,意在整合包含触摸屏与显示屏在内的所有与眼球相关的零部件资源,收购夏普被富士康视为"眼球计划"的完美注脚。
彼时,夏普在2014财年亏损2200多亿日元之后,又在2015财年创下了2500多亿日元净亏损的新低。
3年之后,终得扭亏为盈。一份夏普刚刚出炉的捷报,或许可以为郭台铭的转型之路带来些许快慰。据悉,2016年10~12月夏普预计合并最终损益为盈利。从单个季度业绩表现来看,这是连续9个季度亏损以来实现的首度盈利。更重要的是,这发生在郭台铭接管夏普的首个财季。“我心里有一个夏普重建蓝图。我们将集中力量帮助夏普以较高的速度、成本效率和最高的品质来实现技术的产品化,将全力支持夏普重新变成全球最尖端的消费者品牌。”郭台铭对夏普的热情可见一斑。
为了让老夏普的品牌年轻化,郭台铭给出了一条更加亲民化的路线:为它接入互联网这根“神经”。不过这背后更大的棋局是如何让鸿海科技也走上互联网征途。
夏普互联网电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让硬件搭上了互联网内容,郭台铭将之称为“+互联网”。在郭台铭看来,“互联网+”和“+互联网”是两个不同的思维,以互联网角度来看就是“互联网+任何行业”,而从做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,就是“+互联网”。鸿海科技正在做的就是转型成工业互联网企业。
郭台铭对夏普的期望不止于此。耗时4年,豪掷百亿,郭台铭需要夏普这个火车头,来拉动鸿海科技从传统制造,走向互联网时代。
升级转型没有坦途
同样,鸿海科技这一次并购东芝闪存业务板块,郭台铭看重的就是它的研发技术和研发团队。
如果交易最终达成,鸿海科技将拥有夏普和东芝两大品牌,而且打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,从而获得利润将是过去鸿海科技代工时代的数倍。更重要的是,鸿海科技也将拥有与苹果公司更多的对话筹码。
未来,鸿海科技将进入一轮资本驱动的行业整合增长周期。近来宣布两大合作,就体现了这一战略。鸿海科技先夏普后软银,随后又传出消息联手台积电竞购东芝闪存业务,峥嵘顿显。
首先,鸿海科技早已收购了夏普,但是双方之前的既定路径,基本设定在面板与太阳能领域。如今,双方的融合合作,已经延伸到了医疗与健康科学领域。
其次,鸿海科技与软银的再度牵手就显得更为重要。鸿海科技与软银的合作领域已相当广泛,有多个项目在前。但这次牵手,则侧重投资。嫁接软银的产业力量与投资经验,整合自身资本和全球强大的制造力、技术、产业链整合能力,当然也包括一部分通路,来快速换取一个新的市场。它们将集中在物联网行业、互联网领域。结合富士康的主业,应该会借助资本培育手机之外的多种智能设备、工业智能产品、机器人等单元。当然,不会是纯粹的硬件,一定是软硬件系统。因为我们看到,软银与谷歌、鸿海科技与谷歌之间,已经有强烈的磁化效应。
最后,并购危机中的东芝,同样是通过整合外部优势资源,达到升级转型这一战略的体现。
2016年经历了IPO后历史上第一个衰退年,2017年将是鸿海科技发展史上的关键枢纽。鸿海科技必须在今年将过去确立的新愿景,进一步落地,并形成一定的势能。
但是不可否认,鸿海科技未来的升级转型路并不会平坦 。